美AI芯片出口政策生变:特朗普拟重构分级制度 技术霸权博弈撼动全球供应链

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政策呈现反复 技术霸权思维暴露无遗

美国总统特朗普

近日,美国政府围绕人工智能芯片出口政策频现调整动向,其政策摇摆背后折射出技术霸权思维的单边主义逻辑。自今年年初拜登政府推出争议性管制措施以来,相关政策的反复与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今年1月,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突然推出名为《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的政策,建立三级许可制度对AI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该政策将全球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涵盖G7成员国及部分盟友共18个国家和地区,享受无限制供应;第二层级涉及120余个国家实施数量限制;第三层级则将中国(含港澳地区)、俄罗斯等国列入全面禁运名单。此举甫一出台即遭业界强烈反弹,英伟达、甲骨文等科技巨头直言该政策存在制度性缺陷,更有七名共和党参议员联名致函商务部要求撤销规定。

当前,特朗普政府正酝酿对该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据多方消息源证实,当局考虑以"全球许可制度"取代现行分级体系,并可能将出口管制纳入贸易谈判框架。前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接受采访时证实,建立政府间协议替代分级制度确属政策选项。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同步拟修订许可豁免标准,计划将无需申报的芯片出口量从相当于1700个英伟达H100芯片骤降至500个,进一步强化出口监控力度。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政策工具箱显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正如其近期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设置90天缓冲期,人工智能芯片管制调整同样可能成为施压他国的谈判筹码。商务部长卢特尼克3月曾公开表态,直言要将出口管制与贸易谈判挂钩,这种将技术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暴露出美国维护技术霸权的真实意图。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技术封锁政策已引发反噬效应。甲骨文高管肯·格卢克等多位业内人士警告,过度限制将加速技术替代进程,促使相关国家转向中国等技术自主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市场。事实上,拜登政府分级制度出台后,美国半导体企业股价应声下挫,充分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合理性的质疑。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管制政策反复无常,本质上是将科技问题泛安全化、政治化的霸权思维体现。这种违背市场规律和技术发展潮流的做法,不仅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将倒逼各国加快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步伐。我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科技发展道路,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必将在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中把握发展主动权。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