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书五经
thumbnail

学术第三次转型:人文社科研究的范式变革

  古今中外,学术的发展总是由时代所推动,时代是影响学术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现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就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桴鼓相应。   1949年以来,随着中……
thumbnail

儒家思想流变:从先秦到现代的分野历程

   西周价值观念崩塌与儒家思想的建立   这一章的前半段,从中国的思想体系开始讨论。当然,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体系的主轴,必须由此角度下手。在此以前……
thumbnail

黄玉顺:人是什么?——孔子面对“攸关技术”的回答

  在攸关技术的刺激下,一个问题赫然逼显出来:人是什么?所谓“攸关技术”(TCH:the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humanity)是指那些关乎人的存在与本质、从而……
thumbnail

方旭东:“分析的儒学”与经典诠释的覃思

  编者按: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24年7月在曲阜尼山举行。值此契机,《走进孔子(中英文)》编辑部采访了此次论坛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
thumbnail

让经典焕发新时代生命力 ——从李瑾国学“三释”说开去

  李瑾的《孟子释义》《山海经释考》和《论语释义》由三家出版社相继推出,这是国学研究方面一次很有意义的成果展示。在三部约计120万字的作品中,李瑾全面……
thumbnail

王杰:《云梦秦简》的“五善五失”说

  《云梦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因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而得名。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了1115枚竹简(包括残片80枚)。……
thumbnail

陈来: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

  一、冲击与回应   近代史学者曾习惯应用“西方挑战—中国回应”的模式描述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发展。近几十年,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这不仅因为汤因比……
thumbnail

河洛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以程颐“顺民心为本”的执政理念为例

  北宋思想家程颐先生说,“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以顺民心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源于该句的“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并在马克思主……
thumbnail

张强:何为“儒家律师”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叶士心发起了一个“儒家律师”公益项目,号召有儒家情怀的律师积极参与普法、支教和儒家文化推广的事业。我们同为“儒士社”的成员,对于“……
thumbnail

曾振宇: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在孔子仁学研究领域,学界不同程度地存在“矮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将孔子之“仁”界定为伦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忽略了孔子之“仁”其实也是一……
thumbnail

陈赟:天经·地义·人情,具体普遍性的结构

  普遍性及其与特殊性的关系,对于人类思想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中国步入近代以来,它就是一个中心性的课题,冯友兰曾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表述这一……
thumbnail

赵付科:把握“两个结合”的文明赓续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
thumbnail

张卫:儒家“藏礼于器”思想的伦理审视及当代启示

  摘要:“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
thumbnail

朱康有:中华传统科技与创新思维

  【摘要】饱含人文价值属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塑造了“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启发我们未来更好地把握“守正创新”的科技发展前提和方向。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科……
thumbnail

张志强: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 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思想文化界发出 “建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的总号召,提出“担……
thumbnail

孙伟:情义兼备——孔子“亲亲相隐”新解

  最初引起学术界有关“亲亲相隐”争论的是《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
thumbnail

李书磊:孔子的本心

  1   《大学》一书最激动人心的是它开头的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没有这几句纲领性的话,孔子的二十篇语录就只不过是些……
thumbnail

朱康有: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并概略阐述的“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
thumbnail

刘昭:学成以君子:荀子“劝学”思想发微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
thumbnail

梁世和:“下学而上达”:孔子生命境界的展开

  孔子感叹没有人了解自己,并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于此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下学而上达。孔安国注曰:“下学人……
thumbnail

杨共乐:不尽的江河不断流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立足历史、立足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thumbnail
thumbnail

宋立林: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有一次,我在孔庙开展现场教学,讲到如今每年一度的“9.28祭孔大典”。有学员问道:“既然八佾舞是天子祭祖、祭天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祭祀孔子使用八佾舞岂……
thumbnail

贾桠钊:张岱年对“矛盾”相关概念的逻辑解析

  方克立曾将张岱年的“兼和论”与毛泽东的“矛盾法则”并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双璧”,张岱年在辩证法问题上可谓用功深厚,在形式和实质上对中国辩证法进行……
thumbnail

葛剑雄:从历史地理学看中国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用历史事实和科学方法去凝聚广泛共识,也需要在世……
thumbnail

徐兴无:中国经学的阐释方法与传统

  《史记·孔子世家》曰:“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在中国经学的叙事中,孔子删定六经于礼崩乐坏之时,可见其艰,故在当时,晏子已讥刺孔子“当年不……
thumbnail

万俊人:人民伦理学”的探究者与践行者——周辅成伦理思想研究

  周辅成(1911—2009年),我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他一生在伦理学方面著述颇丰,先后编辑《西方伦理学名……
thumbnail

宋立林:礼要“合理”

  我们现代人经常问:“这合理吗?”事情的合理与否,意味着合法性的有无。其实,中国古人更关心合“礼”与否。这是因为“礼”在古代被视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thumbnail

孙丽华:过错与成长——《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摘要:《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其中关于人的过错的论说颇多。文章梳理了《论语》中有关过错问题的观点,阐释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待过错的态度……
thumbnail

楼俊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浑厚的历史温度,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炽热的现实热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