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儒学文化为主的网站
提供儒学经典解析和广东旅游推荐
共 66 篇文章

标签:三纲五常

孔子管仲批判:早期儒法思想分野的关键节点

  【提要】孔子称管仲“如其仁”,按孟子、荀子与朱熹的解释,并非真“仁”,而属“以力假仁者霸”。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理解。所以,孔子才批评管仲“不知礼”。孔子对管仲的批评集中于“仁”(博爱)与“礼”(制度)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意味着“礼”...

儒学普遍性建构:杜维明《中庸》诠释的启示

  摘要:杜维明的《〈中庸〉洞见》通过对儒家经典哲学意蕴的深刻抉发,阐发了儒学的普遍意义和当代价值,建构起其独特的精神性人文主义,具有多重学术价值和方法论启示意义。《〈中庸〉洞见》把经典文本、哲学诠释、体系建构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相得益彰、互...

陈来:对黄勇新书《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的讨论

  首先,对黄勇教授这本新书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复旦哲学学院中哲丛书的第一本力作问世表示祝贺!黄勇教授着眼于当代美德伦理学这个体系遭遇到的问题,即其内部缺陷,并谋求用儒家伦理学的资源来加以解决,来完善这个体系。他的著作总体上非常有...

丁为祥:今古本《大学》之不同时代与不同的关怀侧重——《大学》精读导言之四_儒读汇

丁为祥:今古本《大学》之不同时代与不同的关怀侧重——《大学》精读导言之四

  宋明理学关于《大学》今古本的分歧,虽然集中表现在朱子学与阳明学之间,但其之所以形成分歧,又是由《大学》形成之不同时代与研究者之不同的关注侧重所决定的。因而,要弄清这一分歧的原委,也就必须从主张今本《大学》与主张古本《大学》之一种可以共同...

徐志啸:《诗经》学极简史

  本文拟对《诗经》问世以后,历代对其所作的研究,择其大要,做一梳理,挂一漏万,难称周全,故谓之“极简史”。所谓的《诗经》学,或《诗经》研究,包括对《诗经》的编定、传播、注解、诠释等多方面,所涉及的领域可涵盖经学、文学、史学、语言学、考古学...

单继刚 :什么样的传统文化算“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需要继承的东西。然而,站在不同的立场,关于优秀的看法,会大不相同。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来谈论优秀文化的标准问题。   在1957年的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上...

张贺:汲古润今激活创新基因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缘于创新的力量。从丝绸到陶瓷,从天文到航海,从造纸到火药,从诸子百家到百花齐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新史。   中华文明自诞生之初,便深植着创新的基因。伏羲发明八卦...

丁道师:杜甫最重要的十首诗(三个版本)_儒读汇

丁道师:杜甫最重要的十首诗(三个版本)

  作为杜甫诗的资深爱好者,讨论这个话题其实是比较肤浅的。   但我们的读者历来喜爱各种文学排名和数字组合,因为通过这种排名会加深记忆,有利于文化文学传承。因此,就有了什么“唐诗三百首”“唐宋八大家”“四大名著”“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大...

陈 瑞:《墨子》中的平民文化思想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综合性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墨子,名翟,是先秦时代继孔子后活跃于中华大地上的又一位文化巨擘。墨子思想博大精深,由其创立的墨学是先秦显学之一,《韩非子·显学》评价...

朱康有:中华传统科技与创新思维

  【摘要】饱含人文价值属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塑造了“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启发我们未来更好地把握“守正创新”的科技发展前提和方向。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中的独特思维方法,如实践理性、直觉和灵感、类比和意象等,显示出强大的创造性特征,对今天...

曹峰:“孔老”还是“老孔”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之交响与变奏。他们分别引领的儒道两派,已各领风骚数千年,显然,其影响还将持续下去,这一点不会有人反对,但是历史上“孔老”一词非常流行,而“老孔”却非常少见,...

张小霞:朱熹哲学中的人与宇宙

  宋人所建立的世界观对中国近世的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代表性的体系是由朱熹完成的。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自然与人文之间有着明确的分野。那么,朱熹的世界观与现代人的世界观有什么不同?朱熹哲学中的天地、人和万...

王学典: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不懈奋斗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系统阐述,是...

郭齐勇:中国哲学的自信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就中国哲学而言,要实现理论的独立自主、精神的独立自...

张帆: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关系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入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深远,高屋建瓴,在世界文明的宏大视野中概括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黄玉顺:“儒家文化”略论

  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作为“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如果按照“周孔之道”的观念,儒家文化的内涵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周。但是,究竟何为“儒家文化”,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一、儒家文化的概念   汉语“文化”,出自《易...

儒读汇

为用户提供儒学经典的深度解析和广东旅游景点的推荐。了解儒学经典,发现广东旅游景点的魅力,就来儒读汇文化解析网。

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广东旅游解析 儒读汇网 好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