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儒家
thumbnail

文化主体性建设:理论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
thumbnail

山水比德思想:旅游伦理的传统文化资源

  旅游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休闲放松强身健体,又能接近文化与自然的活动。旅游综合提供人类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所需的多种要素,是一种追求……
thumbnail

陈翠玉:从汉元帝诏书看古代农忙止讼文化

  所谓农忙止讼是指在农忙季节,为避免妨碍农时,停止受理田宅、婚姻、债负等民事案件。《礼记·月令》曰:“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
thumbnail

任文利:王阳明论孟子的两重公案——兼及孟子学的宗教性意味

  牟宗三先生曾谓“王学为孟子学”,并如此加以申说:“不管其悟良知之主观机缘为如何,其学之义理系统客观地说乃属于孟子学者亦无疑。”[1]牟先生区分“主观机缘……
thumbnail

彭林:礼乐教化 道一风同

  编者按   12月24日,《光明日报》第3版刊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兼任教授彭林先生的文章《礼乐教化 道一风同……
thumbnail

王杰:养成好学乐学的自觉

  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与他的学生谈论学习时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大意是说,我并不是一出生就什么……
thumbnail

杨海文 石明:重返“孟子第一义”的致思场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释

  摘要:以“道性善”为“孟子第一义”,以“称尧、舜”为“第二节功夫”,这是人们对《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的一般看法。作为考释价值显著的大章,《道性善章》……
thumbnail

陈来: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浸润和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
thumbnail

陈玉栋:《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解析

  摘要:学界对《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理解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关键字解读,二是对章节所表达的意蕴,三是本章与整体之间的联……
thumbnail

颜炳罡:梁漱溟先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一位特立独行的儒门大侠,一位本着自己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拼命硬干的人。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历史上,从都……
thumbnail

唐明燕: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

  孔子既是儒学创始人,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孔子视角下的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孔子把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所蕴含的道德元素突……
thumbnail

陈赟:天经·地义·人情,具体普遍性的结构

  普遍性及其与特殊性的关系,对于人类思想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中国步入近代以来,它就是一个中心性的课题,冯友兰曾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表述这一……
thumbnail

边家珍:论《庄子》的以“大”为美

  我们常说汉赋以“大”为美,事实上,以“大”为美从先秦就开始了。《山海经》所记英雄神话里,如女娲、夸父身上就有这种倾向;春秋时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
thumbnail

陈彩芹:孔庙奎文阁 文脉悠长话自信

孔庙奎文阁   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奎文阁高耸独立,如同阅历丰富的历史老人,诉说着古今的沧桑巨变。奎文阁是孔庙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
thumbnail

孙伟:情义兼备——孔子“亲亲相隐”新解

  最初引起学术界有关“亲亲相隐”争论的是《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
thumbnail

段重阳:宋明理学中的宇宙论与形而上学——从沃格林和牟宗三的差异谈起

    摘要:在沃格林看来,中国思想从未完成对宇宙论的突破,即“神性根基”未在超越与开端两个方向显示自身。与之相反,在牟宗三的哲学史书写中,宇宙本……
thumbnail

付桂生:青春化探索为戏曲传承提供新思路

  日前,全本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清华大学,完成了她生命历程的第500场演出。20年前,作家白先勇敏锐地觉察到青年观众之于昆曲传承的重要性,提出“我的昆曲……
thumbnail

杨国荣:古典学与经学——内涵和意义

  经学与古典学(classical studies)相关联,两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西方古典学还是传统经学,今天都面临如何走向现代的问题。……
thumbnail

李捷: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
thumbnail

钱德年:典籍中的“青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十分重视青年人,认为他们前途无量。孔子还说“少者怀之”,让大家都来关怀青年人。   “青”者,《……
thumbnail

林志猛:中国山水文明与精神的超越性

  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黄河长江流域源远流长,涵盖了诸多不同民族的思想和文化,造就了惊世绝伦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纷繁多样的文明形……
thumbnail

郭齐勇:中国哲学的自信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
thumbnail

王钧林 王法强:成人、齐家与化俗:家礼教化功能探析

  摘要:家是儒家开展人伦教化的核心场域,家礼则是维系家庭或家族和谐稳定的伦理观念与仪礼规范的综合体。伴随着家形态的发展演变,家礼也经历从无到有、逐……
thumbnail

刘剑: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周易》中的君子之道

  《周易》作为先秦“六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典,其内容广博浩瀚、絜静精微,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贲·彖传》说:“……
thumbnail

朱康有:“第二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摘要]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现代化之路,使传统形态的中华文明跃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阶段。“第二个结合”在……
thumbnail

李景林:道与学 ——孟子圣道传承论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儒家“传道”之义,肇端自孔子,孟子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圣道传承论。此圣道传承,包括“道”“学”两面的统一。在传道的谱系中,“闻而知之”的圣人,以内在性……
thumbnail

王杰:《周礼·天官》的“六廉”说

  《周礼》是儒家重要经典,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际。《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
thumbnail

朱康有:《淮南子》“道治”模式探讨

  摘 要:为适应秦汉以来社会发展形势,《淮南子》以黄老道家为主干,在批判吸收各家思想基础上,从国家长治久安高度提出“道治”模式,认为返归以“道”为指导思……
thumbnail

陈来:《周易》中的变革思想

  长久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而农业文明是保守的、安于现状、抗拒变革的。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保守的,是反对变革的。这些观点在今……
thumbnail

李庆:再谈“气”的思想

  “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使用范围广泛、频率极高的汉字和概念:日常的客套“您别生气”;生活中的“社会风气”;婚庆节假的“洋洋喜气”;浴血战斗的“一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