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朱熹
thumbnail
new

《尚书》治国智慧:"九德官人"说的当代镜鉴

  《尚书》中有“九德官人”说: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曰:“何?”   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
thumbnail

中华文明统一性: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华文明的特性作了精辟的总结,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thumbnail

和合学发展路径:张立文先生学术思想访谈

  编者按: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极探求儒学学者个人的思想学术如……
thumbnail

中国哲学"家"概念:形而上学的伦理基础

  编者按: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不断加速,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随之明显增加,人类发展面临着更多前所未有……
thumbnail

《周易》学派归属:经学研究的突破性认知

  长期以来,关于《周易》文本形成及其学派归属等问题,学术界多有分歧,尤其是关于《易传》的学派属性,更是天水违行,颇有争议,或延续汉唐之说,将《……
thumbnail

牡丹文学史考:唐诗中的花卉文化象征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历来颇受众人喜爱,那么,它是何时进入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
thumbnail

《孔子家语》新探:中华文明研究的多维视角

  按照西汉孔安国的说法,《孔子家语》与《论语》时代、性质相同,这与我们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孔子家语》近57000字,数倍于《论语》,内容之丰富、价值……
thumbnail

传统法律文化:中华法系的伦理特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优秀传……
thumbnail

儒家思想流变:从先秦到现代的分野历程

   西周价值观念崩塌与儒家思想的建立   这一章的前半段,从中国的思想体系开始讨论。当然,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体系的主轴,必须由此角度下手。在此以前……
thumbnail

邹鲁文化使命:地域文化传承的时代责任

  所谓邹鲁文化城市,就是指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形成了弘扬儒学、崇尚道德、坚持理想的邹鲁文化之风。邹鲁文化城市的名字不是现代人加上去的,而是在长期的……
thumbnail

王学典:儒家思想的社会科学化与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10月27日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第四讲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文学生活馆举行。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儒学高……
thumbnail

王杰:《云梦秦简》的“五善五失”说

  《云梦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因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而得名。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了1115枚竹简(包括残片80枚)。……
thumbnail

周丹丹:儒学与基层社会共同体——基于清代浙西移民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儒学的现代境遇,陈来先生有言:“就文化观念本身来看,‘五四’以来文化激进主义的全盘反传统思潮,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理论的偏差或……
thumbnail

黄玉顺:论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荀子“约定俗成”思想诠释

  本文研究荀子的“约定俗成”思想,旨在讨论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为此,首先需要明确两点:   一是社会契约与一般契约的关系……
thumbnail

梁钦元:苦乐人生——梁漱溟先生与孔子

  古往今来,众人在讲到孔子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孔子道德仁义之“仁”放在首位,而独有梁漱溟先生认为,孔子最昭著的第一态度是“乐”。他是怎样寻着孔子“乐”的态……
thumbnail

彭林:中国经学的性质、价值与学科地位

  中华传统学术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而以经部冠其首,乃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孔子删述的《六经》,被誉为古代中国的“万世教科书”,更是尽人皆知的……
thumbnail

朱康有:共产党人“心学”的文化基础(上)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深刻认知和把握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弄清……
thumbnail

章启群:何谓“心斋”?何谓“坐忘”?

  说到庄子,几乎必提“心斋”“坐忘”两个概念。但是,“心斋”“坐忘”究竟指什么,至今也是一桩无厘头公案。本文还是从行气导引的角度再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
thumbnail

舒大刚:经典 滋润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源泉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自身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达,也具有自洽自足的突出特性。这些突出特性经由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
thumbnail

楼宇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久远博大,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thumbnail

董卫国:孔子性与天道思想的情境化面向

  摘 要:天道、性命等观念代表了儒家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先秦儒家尤其是孔门之仁学,并不注重对天道、性命等观念作客观学理的论述,因其认为天道、性命并非……
thumbnail

臧峰宇:“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

  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将“古今中西之争”转换为文化古今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以交融会通的方式促进了文化“涵化”。“第二个结合”形……
thumbnail

陈霞:汉代尊孔崇儒下的儒学与社会

  随着孔子、儒学在汉代地位的提升,以及汉统治者尊孔崇儒的重视,汉代社会尊孔之风也逐渐兴盛。从曲阜汉代碑刻来看,在鲁地,无论是以鲁相为代表的官僚阶层……
thumbnail

黄显中:做正确义利观的自觉践行者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继……
thumbnail

孙伟:情义兼备——孔子“亲亲相隐”新解

  最初引起学术界有关“亲亲相隐”争论的是《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
thumbnail

唐文明:论孔子律法——以《孝经》五刑章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通过对《孝经》五刑章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呈现孔子的律法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首先,刑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迁善之心;其次,孝是……
thumbnail

朱康有: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并概略阐述的“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
thumbnail

谭明冉:《孟子》《庄子》中智故、心气关系比较——以解释学循环为视角

  摘要:如何理解《孟子·离娄下》的性、故、智的关系和《孟子·公孙丑上》的言、心、气的关系,历来注疏争讼纷纭。本文根据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即同时代的作……
thumbnail

朱汉民:民本思想如何影响中国?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包涵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使中华文化获得强大生命力。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政治理念,它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