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孝道
曲阜碑刻整理:儒学考古的重大进展
在曲阜读书、工作20多年,不时地徜徉于“三孔”等胜地,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或巍峨或精致的碑碣。不论是带领学生还是陪同师友去“三孔”,每次面对一些重……
中国哲学"家"概念:形而上学的伦理基础
编者按: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不断加速,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随之明显增加,人类发展面临着更多前所未有……
视听科技革命: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赋能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尤其是2024年2月15日OpenAI重磅推出的首款文本生成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Sora……
朱子学科学关联:近代科学发展的东方因素
一、朱子学的知识取向
朱子哲学是十一世纪以来东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哲学,它不仅被统治阶级认可为官方哲学,而且得到了十二世纪直至前现代最优秀的知识……
文化主体性建设:理论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
张京华:周敦颐为什么写《爱莲说》?
《爱莲说》是千古名篇
1063年,北宋仁宗嘉祐八年的五月十五日,周敦颐在虔州雩都,今江西赣州的罗岩,刻下了《爱莲说》,并由“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搏篆额……
杜泽逊:给青年历史学家的几点建议
今天到会的各位青年历史学家,都是学术才俊,都是新老朋友,孙齐同志要我说几句话,我想在这个场合就说几句真话。
第一,重申“三根柱子”理论。我有一……
赵敬仪:“横渠四句”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横渠四句”。一千多年来,“……
安乐哲:中西阐释域境的相互镜鉴
中西文化之间长期地存在着不对称关系。今天,当我们走进一家中国书店或图书馆时,有关各种西方文化的书籍,无论新旧,几乎都很容易找到,而且翻译质量都很……
郭齐勇:什么是孔子说的“成人”?
孔子还说到“成人”。
所谓“成人”,顾名思义是指完美的人。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
徐志啸:《诗经》学极简史
本文拟对《诗经》问世以后,历代对其所作的研究,择其大要,做一梳理,挂一漏万,难称周全,故谓之“极简史”。所谓的《诗经》学,或《诗经》研究,包括对《……
何中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关键在于善于结合不同时代条件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扬弃。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潮……
黄玉顺:论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荀子“约定俗成”思想诠释
本文研究荀子的“约定俗成”思想,旨在讨论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为此,首先需要明确两点:
一是社会契约与一般契约的关系……
徐渊:吴承仕先生与《三礼名物》
1926年1月10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廿六),吴承仕上书章太炎论“古今文”(《华国》第二期第十二册)。是时,吴承仕正任课中国大学,为诸生讲《尚书》,“拟仿……
唐文明: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以陈来“儒学美德论”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是一种美德伦理学,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而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必然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
陈来:世界意义的儒家
编者按:2013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海上儒林——《何谓普世?谁之价值?》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当代儒家学者上海论坛”召开。会……
梁涛:实行仁政,就可以天下无敌
一
孟子离开滕国后,“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滕文公下》),带着弟子浩浩荡荡前往魏国。由于在滕国推行仁政,又被滕文公拜为导师,此时的……
张贺:汲古润今激活创新基因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缘于创新的力量。从丝绸到陶瓷,从天文到航海,从造纸到火药,从诸子百家到百花齐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
陈来: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浸润和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
陈康令:《礼记》中的“礼尚往来”
来源于《礼记》中的“礼尚往来”,强调的是一种“以礼相待”的精神。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智慧和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当代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秉持的原则。经老一辈革……
彭成广: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论语·述而》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学界对“游于艺”的解读历来争论最多,但整体而言均不离对“艺”之对象或具体内容的把握,如有……
楼宇烈: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近代以来,对于怎样看待中西文化,有过许多争论。100多年前,有些人看到西方国家船坚炮利、四处扩张,就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认为西方什……
陈来:打开经典的门 ——读《朱子一百句》
朱杰人先生最近把他解读的《朱子一百句》送了一本给我。此书是“经典悦读”系列的一种,拿在手上看,精美轻巧,感觉颇佳。全书分40节,每节引朱子语一至三条……
刘光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首次全国宣……
谢茂松:仁爱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最具优先性、通贯性的价值?
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创造了悠远博厚的中华文明。仁爱思想始终是中华文明最具优先性、通贯性的核心价值,至今仍在影响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行为选……
王杰:读书学习应成为人的生活态度
古人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名言旨在强调人们安身立命应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正所谓“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
吴为山:让传统活化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谈到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再到对“两个结合”的深刻阐释,发出了新时……
郭齐勇 陈乔见:儒家的公私观究竟重“公”还是偏“私”?
一、公私概念的分梳
关于先秦儒家的公私观,有人认为儒家提倡“大公无私”,一味“以公灭私”;有人又断定孔孟儒家支持“贪赃枉法”,是“典型的腐败”;有人认为儒……
陈来:说说儒——古今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
推原儒家的历史起源,古人称为"原儒",近人称为"说儒",其义则一。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古今各种有关"儒"及儒之起源的说法,反省其立论的方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