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阳明
thumbnail

视听科技革命: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赋能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尤其是2024年2月15日OpenAI重磅推出的首款文本生成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Sora……
thumbnail

仁术概念流变:孟朱诠释比较研究

  摘要:齐宣王不忍牛觳觫而以羊易牛,孟子将此概括为“仁术”,以消解维护衅钟旧礼与倡导“爱物”的仁的新观念之间的张力。“仁术”是行仁的巧法,突出了仁心的实……
thumbnail

林安梧:孔子为何被海峡两岸共同纪念?

  清明节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传统节日。   每年,两岸各地孔庙都举行祭孔仪式,追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祭孔仪式也成为两岸同胞……
thumbnail

孔祥安: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居安思危”出自《……
thumbnail

黄玉顺:何谓“当代儒学”

  转瞬之间,《当代儒学》辑刊已创刊十周年,共出版了20辑,可喜可贺!不仅如此,实际上,《当代儒学》辑刊已经在学术界、思想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此……
thumbnail

赵法生:从性情论到性善论——论孟子性善论的历史形成

    孟子性善论的特征在于以心论性,代表了儒家心性论的成熟形态。但溯本探源,孟子心性论其实是从七十子性情论发展而来的。孟子以四端论四德,将仁义……
thumbnail

王伟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
thumbnail

王江涛:好学乐教与孔颜真乐

  孔颜之乐是宋明以来历代儒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具有罕见的连续性特征。昔日周敦颐教程颢“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二程集》),“寻孔颜乐处”由此……
thumbnail

阮忠:苏轼的“仁统”与韩愈的“道统”

  苏轼的“仁统”是效韩愈的“道统”提出来的。韩愈的“道统”是老话题,但少有人说苏轼的“仁统”。   “仁统”与“道统”。韩愈的“道统”之“道”,内涵是儒学的仁义……
thumbnail

孙艳红:姜夔淑世词的雅正冷艳之美

  中国文人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中国词史上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也不例外。他在游走旅食过程中不断地寻求生存空间,在传统仕隐之外开辟出文……
thumbnail

张强:何为“儒家律师”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叶士心发起了一个“儒家律师”公益项目,号召有儒家情怀的律师积极参与普法、支教和儒家文化推广的事业。我们同为“儒士社”的成员,对于“……
thumbnail

唐文明: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以陈来“儒学美德论”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是一种美德伦理学,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而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必然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
thumbnail

彭成广: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论语·述而》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学界对“游于艺”的解读历来争论最多,但整体而言均不离对“艺”之对象或具体内容的把握,如有……
thumbnail

曾振宇: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在孔子仁学研究领域,学界不同程度地存在“矮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将孔子之“仁”界定为伦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忽略了孔子之“仁”其实也是一……
thumbnail

陈晓霞:儒学的当代使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才能使儒学与新时代同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孔子创立的……
thumbnail

陈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时期以来,习总书记就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习总书记的讲话受到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的衷心欢迎。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开……
thumbnail

刘昭:学成以君子:荀子“劝学”思想发微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
thumbnail

钱德年:典籍中的“青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十分重视青年人,认为他们前途无量。孔子还说“少者怀之”,让大家都来关怀青年人。   “青”者,《……
thumbnail

吴耀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脉”

  文脉,原义指文章的脉络,引申为文化的根脉和血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因、精神命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脉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在新的历史……
thumbnail

宋立林: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有一次,我在孔庙开展现场教学,讲到如今每年一度的“9.28祭孔大典”。有学员问道:“既然八佾舞是天子祭祖、祭天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祭祀孔子使用八佾舞岂……
thumbnail

唐青州:孔子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统观礼制发展史,经由夏商两代近千年的酝酿与发展,礼制在西周进至高度发达阶段,及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因过于繁复而渐趋崩坏,《论语》中所记载的“八佾舞……
thumbnail

魏衍华 韦英:《孔子家语》与新时代“论语学”的建构

  摘要:《孔子家语》《论语》皆为孔门后学整理“孔子遗说”后的材料。《论语》是“孔子遗说”中“正实而切事”者,是孔子“遗言”的选编;《孔子家语》是其余材料的……
thumbnail

孙丽华:过错与成长——《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摘要:《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其中关于人的过错的论说颇多。文章梳理了《论语》中有关过错问题的观点,阐释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待过错的态度……
thumbnail

杨国荣:礼乐文明中的乐——《荀子·乐论》解读

  摘要:礼乐并提,构成了儒学的重要特点。与礼相关的乐首先以情感层面的快乐为内在旨趣,所谓“乐者,乐也”,便表明了这一点。对荀子而言,乐同时呈现价值内……
thumbnail

郭齐勇: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与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虚心学习各国、各民族、各族群的经验,博采……
thumbnail

李景林:道与学——孟子圣道传承论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儒家“传道”之义,肇端自孔子,孟子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圣道传承论。此圣道传承,包括“道”“学”两面的统一。在传道的谱系中,“闻而知之”的圣人,以内在性……
thumbnail

周嘉豪:“爵”“齿”的抑扬 儒家礼法秩序的两难境地——以孟子与晚明管志道为例

  摘要:先秦儒家在界定社会活动的秩序原则时构造了爵位、年齿、德行三个衡量标准,即三达尊。孟子首次阐释了三者统一且共存的交互关系,但同时赋予其不同的……
thumbnail

刘东:儒家德教有何重要性?

   (一)   从前文的话题引申而来,到这里就有必要接着探讨:为什么故有的传统美德,对于梁启超来说是如此重要?   不过,如果想从根上就弄清这一点,……
thumbnail

何中华:孔子之于今天的意义

  编者按:   岁在甲辰,时维秋序。今年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75年。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深邃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不仅塑造了中华……
thumbnail

王震中: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扬帆破浪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