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攻坚大模型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中国建设

腾讯公司持续深化人工智能领域战略布局,近日完成混元大模型研发体系全面升级,通过组织架构革新与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进大模型技术自主创新步伐,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腾讯

在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基础领域同步发力的战略指引下,腾讯于4月29日启动研发体系重构工程。新成立的大语言模型部与多模态模型部形成双轮驱动机制,前者聚焦语义理解与文本生成核心技术突破,后者主攻跨模态融合创新,着力构建具备多维度认知能力的智能底座。与此同时,数据平台部与机器学习平台部协同作战,搭建起覆盖数据治理、模型训练、场景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撑体系。

"此次组织变革体现了科技企业主动求变的担当。"腾讯技术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跨部门资源、优化研发流程,公司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为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筑牢根基。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腾讯年内第二次重大架构调整,此前已完成元宝、QQ浏览器等四大AI产品线整合,构建起"自主创新+开放协作"的多模型生态格局。

科技创新投入的持续加码为技术突破提供强劲动能。数据显示,腾讯2024年研发经费达707亿元,较上年增长15%,自2018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突破3400亿元大关。真金白银的投入结出丰硕成果:混元大模型已实现文本、图像、视频、3D等多元模态内容的理解与生成,近期推出的Turbo S快速响应模型与T1深度思考模型,在权威测评中多项指标领跑行业。在视频生成领域,其多场景渲染效率提升300%;3D建模技术突破多边形计算瓶颈,建模精度达工业级标准。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坚持技术普惠发展理念,将混元3D生成、视频生成等核心模块开源共享,相关代码库在GitHub平台已获超2.9万开发者关注。这套"内生外化"的技术体系,既赋能微信、腾讯会议等亿级用户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又通过腾讯云输出至千行百业,目前已为制造、医疗、教育等12个重点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腾讯在通用人工智能赛道的持续深耕,不仅彰显我国科技企业攀登技术高峰的决心,更展现出以自主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智慧。随着大模型技术加速向产业端渗透,这种"基础研究筑基、开放生态共赢"的发展模式,将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