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儒学文化为主的网站
提供儒学经典解析和广东旅游推荐

西夏陵申遗成功!单霁翔:'塔灵灵'走红背后是千年文明的当代唤醒

在2017年7月11日于巴黎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法方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申报的 “西夏陵”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其跃升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早在2011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便亲自出席了西夏陵世界遗产申报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仪式。近日,封面新闻记者与单霁翔进行专访,他认为西夏陵申遗的意义不在于单纯的遗址保护,而在于让一段被历史尘埋的文明重见光明。

单霁翔 图源受访者

单霁翔认为,西夏陵申请世界遗产成功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曾被历史遮蔽的西夏政权洗清迷雾,使其重新走向世界。这个持续近190年的王朝,曾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覆灭,民众亦随之溶入历史长河。但时至今日,考古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西夏研究者过去14年的不懈努力,使得这片遗址再度露出神秘的面容,并最终获得世界遗产的认可。西夏陵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内部分布9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园之一。单霁翔补充道:“西夏人创造了独特的西夏文字,现存文字符号超过五千个,在少数民族中可谓罕见。”

在申遗过程中最耗时的环节,他透露,厘定西夏陵的核心价值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通过多学科专家的研究,他们最终将其确定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鲜活历史见证。西夏陵规模宏大,包含9座帝陵及270余座陪葬墓。单霁翔指出:“我国近年来申遗项目繁多,单体遗址若想彰显对人类社会与中华民族的重大价值,确实不易。”他强调,深入研究后发现该遗址见证了中国多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流的历程,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历史基础。同时它完整保存至今,唤醒被历史淹没的记忆,在中华民族及世界文明史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正是这种高度定位,使其具备世界遗产所强调的普遍价值,并赢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

西夏陵 图源官方公众号

单霁翔回忆,2011年他首次踏访西夏陵时,发现这片近40平方公里的广袤荒野上矗立着9座陵寝,却因战乱与管理缺失多次遭受破坏,保护状况堪忧。正是在那一年,西夏陵宣布启动世界遗产申报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脱离野外无序状态,实行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意味着有专业团队负责,兼顾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确保遗址得到细致、系统的管理与发掘。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建立更是为西夏陵历史文化保护发挥了巨大正面效益。单霁翔对此赞叹道:“博物馆建设既美观又实用,建议大家有机会一定去参观。”

单霁翔强调:“申遗并非终点,而是西夏陵的新起点。”在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之际,他呼吁坚持履行公约义务,加大对西夏陵整体性与系统性保护力度,提升原有保护水平与能力,持续推进传承与合理利用。西夏陵乃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帝陵、200余座陪葬墓、防洪工程以及大片建筑遗址等。尤其土壤遗址的保护更具挑战性,需要不断破解保护难题,深入研究空间环境与材料技术,以确保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得到最有力的维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儒读汇 » 西夏陵申遗成功!单霁翔:'塔灵灵'走红背后是千年文明的当代唤醒
分享到

儒读汇

为用户提供儒学经典的深度解析和广东旅游景点的推荐。了解儒学经典,发现广东旅游景点的魅力,就来儒读汇文化解析网。

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广东旅游解析 儒读汇网 好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