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儒学文化为主的网站
提供儒学经典解析和广东旅游推荐

卫星互联网牌照年内发放:万亿商业航天市场迎来新增长点

截至 8 月 25 日的最新消息显示,自 7 月下旬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项目实现了显著的加速。7 月 27 日至 8 月 17 日,中国星网 GW 星座顺利将五批低轨卫星送入轨道,发射间隔从 1–2 个月锐减至 3–5 天,累计发射数量从 7 月前的 34 颗跃升至 72 颗。

图源:中国航天科技

相关部门即将开始发放卫星互联网业务牌照。业内一位资深技术专家指出,牌照的到位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化迈出决定性一步;然而,要实现类似 SpaceX 星链的全球覆盖与服务水平,仍需约 2–3 年的技术沉淀与运营积累。

据 IT 之家深度报道,我国正在推动的 GW 航道星座与千帆星座,远景规划组网卫星总数分别达到 1.3 万颗和 1.5 万颗。2024 年 12 月,中国星网的低轨 01 组“一箭 10 星”已成功入轨,正式跨入批量组网阶段。2025 年上半年,中国星网计划发射低轨 02–05 组卫星,每 39 天平均发射一组。而自 7 月起,发射节奏更为迅猛,22 天内完成 5 批卫星的发射。专家指出,提速的原因既是为了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对 2029 年前发射约 1300 颗卫星的要求,也可能意味着中国星网计划在今年完成首代星座组网,首代星座由 100 颗左右卫星组成,优先满足外交、国防等核心业务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正进入倒计时。据悉,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7 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通信业座谈会上提出“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政策,一名业内通信专家透露,工信部将近期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授予卫星互联网牌照,以进一步扩大电信业务的创新与增长空间。

报告中还提到,中国电信独家运营的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于今年 5 月与老挝通信公司共同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迈出国际化步伐;中国移动在去年发射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后,正与民营卫星企业洽谈合作。除三大通信运营商外,中国星网与上海垣信等重要企业也有望获得运营牌照。然而,即便牌照落地,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商业化仍需 2–3 年时间才能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接入。当前,我国主要借助高通量卫星,如亚太 6D、中星 26 号,提供针对特定场景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儒读汇 » 卫星互联网牌照年内发放:万亿商业航天市场迎来新增长点
分享到

儒读汇

为用户提供儒学经典的深度解析和广东旅游景点的推荐。了解儒学经典,发现广东旅游景点的魅力,就来儒读汇文化解析网。

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广东旅游解析 儒读汇网 好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