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儒学文化为主的网站
提供儒学经典解析和广东旅游推荐

鲁迅墙画被批误导青少年?教育专家:传承精神比完美形象重要

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外墙壁上描绘鲁迅吸烟的版画,引发争议。博主指出,鲁迅此刻正在家中吸烟,墙面上去掉背景并放置在户外引导人群聚集的场所,可能诱导公众在室外吸烟,危害他人健康并对青少年产生误导。

网友对该投诉褒贬不一,部分人认为投诉有正当性,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为先生点支烟”打卡热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更多网友则强调鲁迅大有烟瘾,这幅网红墙的画作本身并未过分美化抽烟行为,仅是对历史人物生活细节的再现。

截至8月25日,多方对事件作出了回应。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正在核实并处理投诉,尚未收到修改墙画的正式通知。绍兴市文旅局相关职员则透露,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电多数表示不需要更改,文旅局将综合公众意见后做出决策,并不因单一投诉轻易做出更换。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认为,鲁迅吸烟的形象在历史照片中屡见不鲜,墙画仅仅是对其当时生活状态的如实还原,过度关联“误导青少年”属反应过度。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汤澍则指出,历史名人的固定形象出现在纪念馆中无可厚非,其所描绘的吸烟等行为属于时代记忆,过分苛求并不必要。家长在此情境下对青少年的引导尤为重要,正面解读与科学说明亦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把教育完全外包或盲目依赖同样不合理。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环境,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总体而言,纪念馆若为墙画配上必要说明与公共参观指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众顾虑。不过,一位文学编辑也指出,鲁迅确有抽烟习惯,此版画在传播中已有广泛认知,过度解读并非必须。对在墙前故意点烟的“打卡、玩梗”行为,可能需更关注其对公共场所其他人员的影响。我们更应关注鲁迅的精神价值,而非单一行为的复制。

该网红打卡墙所用的鲁迅夹烟版画原作为著名版画家李以泰的杰作《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亦称《鲁迅》),堪称鲁迅版画形象的代表之一。熟悉该版画的观众会了解到,鲁迅执笔、夹烟、埋首书卷的姿态已成为其艺术形象的常见表现模式。若因鲁迅画中持烟就认为其形象应“戒烟”,则更是可笑之举。鲁迅“夹烟”在当时文人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中占据重要位置,若硬说即“戒烟”,自然不能将李白的艺术形象“饮酒”加以否定。

关于鲁迅艺术形象的传播是否合适,鲁迅后人周令飞曾说:“英雄的崇高不在于流量密码,而在于精神传承。他们真实的身影本身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欣赏鲁迅艺术形象时,我们应关注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英雄精神,而不是只盯着画中鲁迅是否在抽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儒读汇 » 鲁迅墙画被批误导青少年?教育专家:传承精神比完美形象重要
分享到

儒读汇

为用户提供儒学经典的深度解析和广东旅游景点的推荐。了解儒学经典,发现广东旅游景点的魅力,就来儒读汇文化解析网。

网站首页联系我们
广东旅游解析 儒读汇网 好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