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论语》中的“五美”说
《论语·尧曰》中有“子张问于孔子”的师生对话,对话中,孔子提出了“尊五美”思想,“尊五美”具体讲什么呢? 先来看看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论语·尧曰》中有“子张问于孔子”的师生对话,对话中,孔子提出了“尊五美”思想,“尊五美”具体讲什么呢? 先来看看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吾自绝伦:塞缪尔·皮普斯传》,[英] 克莱尔·托马林著,王珊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版,632页,138.00元 1666年12月31日,英国海军部高官塞缪尔·皮普斯(1633-1703)照例记录年终盘点结果。“国家多灾多...
《什么是思想史》,[英]理查德·沃特莫尔著,岳秀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2月版,56.00元 在进入2025年以来的国际舆情中,面临时代惊天裂变的氛围日渐浓重,在战争与和平、地缘政治、全球贸易、种族问题、舆论管控等关键议题的急速观察...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今天,伴随着岁月运行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走进尼山圣境。 尼山圣境的孔子像 尼山,静静矗立于曲阜城郊外,惯看两千多年日出月落,迎送天地...
“格言”一词最早出自何典,有学者认为:“‘格言’二字不见于经,其见于传记者,最早为三国时崔琰《谏世子丕书》有云:‘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训’。”(孟森:《格言联璧·序》,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25页)说“格言”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失之...
《求是》杂志近日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文中指出:“‘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
在文化建设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铸就社会主...
【提要】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的“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
过去一年,国际冲突和新冠疫情的交织叠加,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各领域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协作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如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贡献社会价值?6月29日,凤凰网举办2022年度社会责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一格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
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阿尔卑斯山东南方,有一个费尔奈小镇,镇上有座城堡,名为“欧洲客栈”。这是伏尔泰独具匠心的设计,将原本荒芜萧条的旷野改造成美丽的法式大庄园。1758年,伏尔泰在信里写道: “一半的居民承受贫困之苦,而另一半,在禁闭室里腐...
摘要:陈来先生在明清儒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宋明理学》、《有无之境》、《诠释与重建》三书为代表,其价值已经得到了学界一致推崇。实际上,陈先生对明清儒学研究的贡献远不止此,总结他在上述三书之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晚明清...
作为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的原生概念之一,“德”字使用率极高,自周初至今,经久不衰。“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融伦理、政治等为一体,其创立和发展,不仅在整体上奠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走向,决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特质,更塑造了中华民族...
《钢琴课》,[英]伊恩·麦克尤恩著,周小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544页,89.00元 伊恩·麦克尤恩,这位当代英国文坛的杰出作家,其创作生涯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文学冒险,始终致力于突破文学的固有边界。从早期作品《最初的爱情...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特别提到“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品格。这四个字被不少中国高校写入校训,也被很多人视为人生座右铭。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强不息精神?它与从未断绝的中华文明有哪些内...
摘要:站在中国立场上讲,“儒行天下”是我们的美好梦想。“儒行天下”要靠儒学国际传播。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儒学国际传播做一整体性谋划。儒学国际传播至少应涉及主体、立场、原则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儒学国际传播的主体主要可分为儒学从业者、...
中医不仅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更是建构人类新文明的基元。在我们复兴道路上,“跟跑”也好、“领跑”也罢,无形中还是以产生于西方近代的科学形态为标准。这一科学形态,其益于人类进展之优势和带来之重大缺陷(并非一味造福于社会),使人不得不重...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科学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
今年是张岱年先生九十五岁的诞辰,为了纪念张先生,我想把张先生的儒学观作一简要介绍,这一点在以前似乎没有受到充分的注意。 张岱年先生是上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最有权威的中国哲学研究的大师。1980年代初期以来,他提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易传...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孔子哲学思微》一书,英文原名为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1987年在美国首版。这本杰出的著作可以说是80年代以来比较哲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的哲学讨论和孔子研究,所涉及的课题与方面既多且广,值得反复和深...
摘要:智德指人的道德智慧,它是人们明辨是非、深察人伦的智慧。智本来就是明辨之理,它的发用便知是知非。智慧知万事万物之是非,它通过「格物致知」完成自己的使命。「智」德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智不仅是连接仁、义、礼的纽带,而且正是它把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文化建设”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新的要求。这是对此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次总结与提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
中国文化从上古就逐渐形成了天地人三才观念,后来经儒家继承并不断发挥,形成了天地人一体观,认为人类与天地及万物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即生命共同体意识。 中国上古一些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就有生命共同体意识。三国时期的徐整在《三...
文化本身是有生命的。一部文化史,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成长史。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举世罕见,原因当然很复杂,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恐怕在于我们的古圣先贤能够洞察天道、世务与人心,彰显为道德、事功与文章,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文化经典。这些经典,...
编者按:本文系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教授王博在第五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今天的学术研讨会也是向存山老师致敬的会议。存山先生是我的学长和老师,从读书的时候起,就开始阅读李老师的著作,受益良多。我们曾经一起随朱伯...
《缪斯的诞生: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陈新儒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286页,78.00元 陈新儒的新书《缪斯的诞生: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面世了,旨在探讨西方艺术或者说“美的艺术”观念的生成与发展。整本书的时间跨度...
徐铉校定的“大徐本”资料图片 徐锴校勘注释的“小徐本”资料图片 图1 图2 图3 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只有汉字从创造之日起延续使用至今未曾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
在古汉语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实词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例如古代的“走”指的是跑,与今天的“走”意思不同。 阅读古籍,要特别留意古今异义词,最忌用今天的词义理解古语。《论语》中有很多古今异义词,如多次出现的“君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