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锐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和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全球价值观,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一重要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和谐、合作”的“和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全球价值观,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一重要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和谐、合作”的“和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连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和...
天宝四年(745),开启了一个洋溢着酒精与豪情、推崇诗歌和远方的时代。 当年深秋,34岁的杜甫与45岁的李白经历了去年畅游梁宋后的暂短分别,再次相遇于鲁郡东石门(今山东曲阜)。两位诗人度过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日子,在鲁...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于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遍布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更活在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乡土、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风习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在当代新儒商实践的基础上,企业儒学将古代儒家的治国理念转化为现代企业的治理智慧,从德以治企、义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创业、仁以爱人、勇以担当等方面,探索了传统儒...
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礼记·昏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
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全城交响”再次奏响。在这座没有屋顶的城市音乐厅,音乐家们陆续走进上海的热门商圈、文化空间、街角花园等,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与艺术邂逅的机会,于城市各个角落奏响美妙的乐章。据悉,上海交响乐团策划的“全城交响”活动,自2...
应当肯定,单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单靠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但这绝不等于说只有打倒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自发地引导中国走入现代化社会,但中国文化的传统并不必然与...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发端于唐,繁盛于宋,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最终消亡于晚清,但在千年发展历程中,书院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德育模式,无论是环境选择还是学规制定、无论是课堂讲学还是质疑辩难,无不潜移默化地影...
春天里的中国,万物蓬勃,欣欣向荣。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从春天出发,亿万中国人民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一) 春来千景盛,岁启万象...
编者按: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极探求儒学学者个人的思想学术如何与社会变迁相交融、与时代发展相并行,以建立独具特色的儒学研究口述史文献库。2023年...
当人们仔细品读《论语》,真正走近孔子,理解孔子之学的时候,便会发现以《论语》为重要载体的孔子儒学是饱含着温情的。儒家经典《论语》不仅仅辑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也记录着他们的“行”,由此构建起了一个温情可感的精神世界,它凝结着儒门圣哲的...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核心。《周礼》《仪礼》和《礼记》号称“三礼”,是我国传统礼文化的主要载体。以《周礼》《仪礼》和《礼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礼学”在我国古代传统学术中一直居于“显学”的地位。历代从经学的角度...
法家思想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若按地域划分,法家主要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地与三晋。齐国的管仲及其假托管子之名的《管子》一书,被冯友兰称为“齐法家”;三晋地区则包括韩赵魏及郑卫小国。公孙鞅出于卫国,申不害出自郑国,李悝在魏国变法并著有《法...
战国时代,分封制日渐瓦解,统治阶层穷奢极欲,老百姓苦不堪言。孟子赓续孔子的君子“仁”学,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仁政思想,引导人们成就美德,成为向善向上之人,最终实现“天下定于一”“万物归于仁”的理想社会。 得其心者,斯得民矣。孟子认为人之...
一个人的人生起点在家庭,梦想启航的地方在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个家庭能否做到薪火相...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说:用恭敬谦虚的态度来修正自己。子路说:就这?孔子说:修完,要去帮助别人做到这个地步...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在我国数千年政治文化演进过程中,赋予了官德极为丰富的内涵,涵盖了为官者政治活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既涉及为官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包括官员处理公务...
摘 要:荀子处于社会大变革及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的时代。他从“社会有机体何以构成”这一问题入手,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社会机体的构成问题做了诸多阐述。本文从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价值主体、人的欲求与物质匮乏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方式、人的不同...
【提要】蒙培元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心性论”,将中国传统哲学的儒家、道家、佛家等都归入“心性论”,这是一个独创的观点,既归纳了各家心性论的共性,又特别强调了儒家心性论的特性。“中国心性论”是当代哲学“情理学派”的产物,涉及“新理...
在以“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提出,与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是是中华文化走向...
2023年11月23日,“儒家五圣”丛书新书发布会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举行。为深入挖掘整理、研究阐发儒家文化资源,推进儒家思想研究传播,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联合齐鲁书社,约请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杨朝明教授担纲主编,编辑出版了“儒家五...
中华文明以其伟大、古老和延续至今而著名于世。人们自然会追问,如此伟大的中华文明,到底源于何时何地?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答案。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神农教民稼穑,黄帝一统天下,大禹划分九州,历代中华先祖的伟大功绩彪炳史册,见诸传说,绵延不...
鄙校曲阜师范大学在1996年就树立了一尊孔子铜像,立于高台之上。记得有大学生这样形容孔子:弯着腰,挎着剑,威猛高大台上站。其实,这尊像所呈现的身体姿态是“磬折”,一种谦恭有礼的形象。确实,孔子作为圣贤人物,其所呈露的一定是如此一种“温良...
引言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在历史上有许多称呼: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夫子”,夫子就是先生的意思;他逝世的时候,鲁哀公诔文称他为“尼父”,父是尊称;战国人称他“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西汉称他“素王”或...
内容提要:九一八事变后,为缓解中国的反日情绪、营造亲善表象,日本利用尊孔手段大肆开展对华文化侵略,1932-1935年,斯文会大修东京汤岛孔庙,并召集中国儒者与圣裔参加儒道大会是其代表性事件,成为全面抗战前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一个高潮。日...
标题套用了《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智)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现在的书真是太多了,生命有限,书海无限,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其实是更加困难了! 我不敢说自己嗜书如命,但敢说自己算是一个读书人。今年七十有三,一...
新世纪以来,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作为中国社会发展重要思想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思想理论界着力深化的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学界尚...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