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中:做正确义利观的自觉践行者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义利观,做正确义利观的积极践行者和有力促进者。 ...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义利观,做正确义利观的积极践行者和有力促进者。 ...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形态之一。百年考古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揭示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发展格局。礼乐制度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构成要素,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中华文明 &nb...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研究》中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提出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的文化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 ...
色彩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颜色观念本质上是一个从属文化观念,不同色彩代表和诠释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意蕴。在悠久绵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青、白、赤、黑是五种正色,而黄色排在五色首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将黄色奉为至尊色...
《易》本卜筮之书,为什么成为中国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文本和源头?这是理解中国哲学传统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在中国的巫史传统中,卜筮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周易》正是对先秦卜筮传统的系统总结和提升。卜筮面对的是命运,这是一个极为根本的哲学和宗教问...
摘要:《尚书》中的政治认识主要围绕“治乱”问题展开。《尚书》认识到自然灾害、为政失德、四方叛乱等因素必然带来秩序危机,对于为政者来说,除了积极应对自然挑战并改造自然为民众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应对秩序危机,《尚书》为此建构天...
伴随着中国社会自身的现代性转化,包括儒家哲学在内的中国哲学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现代性转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近代,甚至追溯到明清之际,乃至有学者追溯到“西学东渐”之前的“唐宋变革”时期;最近两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的现代新儒家哲...
《大学》《中庸》原是先秦儒家的两篇文章,为孔门“七十子后学”所撰,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大学》主要讨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主要讨论性命之学和中庸之道,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西汉时期,二篇被编入《礼记》,成...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综合性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墨子,名翟,是先秦时代继孔子后活跃于中华大地上的又一位文化巨擘。墨子思想博大精深,由其创立的墨学是先秦显学之一,《韩非子·显学》评价...
经典传承对于维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上形成的经典依然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域中的必有之义。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的,前人经验构成了后续文明进步的前提。经典文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