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明时期的儒学人性论发展过程中,整体显示出一种从“二元论”向“一元论”转变的趋势。朱熹作为宋代人性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理气不离不杂”的框架内,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区分开来,具有典型的“二元论”特征。进入明代中叶,随着气学和阳明学的兴起,朱熹的“二元”人性论引发了学者们的深刻反思。
在这一反思中,阳明学者季本在“理主气从”的思想指导下,主张从天命的本源处探讨人性,强调只有至善的天命之性,而没有气质之性。他根据这一观点,对朱熹相关的论性命题进行了重新解释和改造。这表明,在宋明儒学人性论从“二元论”向“一元论”转变的过程中,除了气学家在“性气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强调气质之性外,以心学家为代表,走向强调天命之性的人性“一元论”也是这一转变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这种方式,季本等学者对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推动了儒学人性论从二元向一元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儒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后世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