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巩固该行业的稳定增长动力。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将形成完善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届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超过85%,先进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将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的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到2030年,转型场景将更加丰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将较为完备,工业数据库基本建成。标志性智能产品将陆续问世,数字服务和标准体系将支撑转型环境基本完善,数字生态基本形成,转型效率和质量将大幅提升,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取得新突破。
《实施方案》明确了五个方面的18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核心数智技术攻关与应用、“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转智改、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提级跃升、夯实软硬协同的多元化转型基础、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保障。
在“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转智改方面,将重点推广行业典型数字化转型场景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智慧安全建设,加快重点集群和园区的智能化升级。
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提级跃升方面,将加速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发展智能传感器、智能移动终端、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同时,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培育壮大智能化绿色化融合产业,持续挖掘能源电子增长新动能,加快先进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研发及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打造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信数据空间。
在组织实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部门合作、央地联动、产业协同的合力推进机制,全面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加大资金保障,充分运用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攻关与数转智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的赋能作用,将先进适用技术纳入支持范围,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种类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