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_ 儒读汇 _ Page 12
分类: 文化
thumbnail

陈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时期以来,习总书记就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习总书记的讲话受到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的衷心欢迎。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开……
thumbnail

王杰:慎亲慎平慎友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领导干部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持忧患之念,时刻自省自重自励自警,做到慎亲慎平慎友,以优良作风为全社会作表……
thumbnail

陈晓霞: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臧峰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与思想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thumbnail

李存山: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提要】孟子提出“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董仲舒则“屈君而伸天”,以“阴阳灾异”来格(正)“君心之非”。程朱理学在哲学上比汉唐儒学有重大的发展,但在政治……
thumbnail

臧峰宇: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百年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
thumbnail

景海峰:亲亲之感与同类相感——从《孟子》看情感儒学的分疏问题

  近代以来的哲学,都是在科学理性的大背景下建构起来的。而蒙培元先生的学说,学界一般将之归结为“情感儒学”,或者再延伸一点称之为“情感哲学”,以“情感”作……
thumbnail

鲍鹏山:孔孟的身份意识

  孔子是一个严格以礼自我约束的人,所以他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他不惜冒着别人说他谄媚的风险,也要严格谨守君臣之间的礼节。这……
thumbnail

刘昭:学成以君子:荀子“劝学”思想发微

  在今本《荀子》中,《劝学》居首,《尧问》居尾;在今本《论语》中,《学而》居首,《尧曰》居尾。尤其二书均以“学”与“君子”开篇,立意若合符节。可见,这……
thumbnail

刘强:我所理解的孔子、《论语》和儒学

  一、重新发现孔子   之所以说“重新发现”,是因为耳熟能详,自以为不用发现——我们都自以为认识了孔子,看清了孔子,理解了孔子。其实,哪怕天天读《论语……
thumbnail

李尚信:生生哲学的基本框架

  中国哲学,可以说是参赞化育之学。参赞化育,即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化育的终极根据是天地,是宇宙,因此参赞化育就是效法、辅助天地或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
thumbnail

郭齐勇:“认真、有责任心”的《中国哲学通史》

  “中国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对它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齐勇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带着这份反思,郭齐勇带领写作团队历经十余年……
thumbnail

陈立胜:“太和世界”:现代新儒家对“大同”世界的“不同”想象

  4月14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2022级研究生“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八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主题为《“太和世界”:新儒家对“大同世界” 的不同想象》,由中……
thumbnail

马小菲: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和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正确认识中华文明这一突出特性,深刻理解和平性……
thumbnail

王春河:司马光谈用人之道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秉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宗……
thumbnail

梁世和:“下学而上达”:孔子生命境界的展开

  孔子感叹没有人了解自己,并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于此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下学而上达。孔安国注曰:“下学人……
thumbnail

李捷: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
thumbnail

黄玉顺:近十年来儒学研究的客观评估

  今天的座谈会,主题是“近十年来儒学研究趋势的回顾与前瞻”。这看起来时间跨度不长,其实是一个大题目,因为:它涉及的是儒学研究的一种重大转变;这种转变……
thumbnail

任俊华 郭子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儒家诸多经典阐释了“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其中,《中庸》阐释得最为明确详实。《中庸》释“执两用中”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
thumbnail

朱康有:从“实学”到“新实学文化”

    “实学”并不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用得频率较高,宋代以后的思想家偶也用之。当然,与“实学”内涵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追溯得更早。为……
thumbnail

王宇:道统中传道者的老师一定是传道者吗?

  在历史上,是朱熹第一次提出周敦颐传道于二程兄弟,不仅二程兄弟是道统谱系中的传道者,周敦颐也具有同样的地位,此即“周程授受”命题的由来。问题在于,二……
thumbnail

朱汉民:民本思想如何影响中国?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包涵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使中华文化获得强大生命力。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政治理念,它既……
thumbnail

钱德年:典籍中的“青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十分重视青年人,认为他们前途无量。孔子还说“少者怀之”,让大家都来关怀青年人。   “青”者,《……
thumbnail

陈晓霞:创新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变革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都呼唤着能与其相适应的创新性优秀传统文化……
thumbnail

王学典:世界儒学研究重心正在向中国大陆回归

  “近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空前提升,并在国家推动下进入主流文化,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世界儒学研究的重心。”在9月13日举行的学习习近平总书……
thumbnail

杨共乐:不尽的江河不断流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立足历史、立足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thumbnail

丰子义:从人的逻辑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上,现代文明始终是和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现代文明兴起和演进的过程。从其相互关系来看,一方面,……
thumbnail

王杰:从“财富之道”悟“为官之德”——评《财富之道儒家说》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某些人眼中,做官便是通往金山银山的康庄大道。恰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
thumbnail

张志忠:当代文学进程中的仁爱之心与义利之辨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语境下,儒家文化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向今日世界展现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显示其所蕴……
thumbnail

丁为祥:《大学》及其“大学之道”之所从来——《大学》精读导言之一

    《大学》作为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同时也是朱子所选编的《四书集注》中的第一篇,因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大学》又……